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为中国制造扛旗:用智造革新制造
智能经济
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编辑 刘媛媛 发布于 2016/10/18 9:04:00 点击量: 4804

 

  近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2016年6月,公司注资上亿元打造的全球首个毛衫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列入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不到半年收获两顶“国字号”桂冠,让人们看到了慈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卓绝努力”。创新引领中国针织智能装备,争创世界一流,是慈星近四年顺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方向,奋勇转型升级的丰硕成果,如今慈溪抢搭智造快车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慈溪将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366个,完成投资69亿元;改造生产流水线60条以上,数字装备应用率近50%。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进入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和智能经济时代,这为宁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宁波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整合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用智造革新制造,推动宁波在新一轮发展中形成加速追赶、跨越之势。
  

  令人欣喜的是,在宁波,企业借力产业互联网,加速智造升级的热潮正在全面掀起。
  

  在北仑,力隆集团投资1.2亿元的智能制造项目近日正式启动。预计到2018年,力隆位于小港装备产业基地的新厂房可实现注塑、冲压等主要产线换件无人化生产,产能提高20%,人员减少30%。
  

  该公司信息部部长王高明说,公司智能制造项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能改造,而是对公司全流程的整体颠覆,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全过程快速精准反应。2015年,力隆实现销售额10亿元,依靠此次升级改造,2017年将可实现销售额15亿元,2018年可达18亿元。
  

  在江北,接连挥出的加速智造经济的“组合拳”,有效地激活了企业都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热情,一批传统加工型企业积极对生产线和专用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反过来技术革新又为企业增添了活力和效益。赛特威尔大手笔引入SMT自动贴片工艺和焊锡机器人后,迷宫组装、点胶、螺丝包装和成品包装等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远销德国、美国等海外市场,营业额年度同比增长153%。
  

  在镇海,由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高效能大型冲压线,即将在德国奔驰公司和日本日产公司在墨西哥设立的合资工厂投用,从原材料投入到生产出一个汽车外框架的零部件,用时不到4秒钟。“无论是自动化程度还是实际生产效率,该冲压线均代表着目前全球汽车外覆盖件冲压的最高水平。”德国奔驰公司的代表马杰克为镇海“智造”点赞。
  

  据了解,近年来,宁波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等专项行动,围绕电子装配、家电制造、文具制造、机械加工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特色块状经济行业,有400多个“机器换人”技改专项通过竣工验收。
  

  随着宁波“机器换人”带来的技术红利持续释放,宁波机器人制造产业加速崛起,推动宁波制造从“使用”机器人向“生产”机器人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从事机器人设计、研发、零部件制造与集成、应用服务的企业超过100家,已初步具备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能力,智能机器人“甬家军”日益壮大。
  

  当前,宁波瞄准“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目标,全面开启了智造变革的新征程。要想早日把“第一”变成“唯一”,把“首个”变成“首位”,建成中国新经济发展样板城市和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牢牢把握智能化、个性化两大核心,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干劲,全力抓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主动补好工业2.0、3.0的课,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先站上工业4.0的风口浪尖,在智能经济的蓝海中勇做弄潮儿。

 

  • 所含政策
  • 所含服务
  • 所含知识
  • 所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