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惊!宁波的智能制造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智能经济
信息来源:宁波智造2025 作者:编辑 刘媛媛 发布于 2017/3/30 11:09:00 点击量: 4953

 

  3月28日,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双鹿电池世界首条“500+黑灯智造”车间内,无人生产线以每天近百万节电池的产能马不停蹄的运转着,而两个路口之隔的均胜电子汽车功能件数字化车间里,工人无需自己上料,外形“憨厚”但异常灵敏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载着各种物料前往各个生产模块,同时装上成品返回立体仓库。

 

  机器人竟也有自己的语言


  在均胜的汽车功能键数字化车间二楼,奔驰品牌的中控空调出风口以每7秒钟生产一个的速度,飞速出货。在智能化改造前,这条生产线需要工人5名,25秒钟才生产一件产品,如今只需要1名工人就可以完成操作。2014年11月,均胜投资299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多种软件系统开发集成,加装各种传感器,并于2016年底实现了工人、机器、原料的互联互通。

 

    车间参观时,工作人员的第一个提示就是“不要在地面画有棕色路线的区域站立行走”,因为AGV机器人接到上料指令后会从原料仓库取出原料,再沿着这些路线将生产所需的原料送至包括注塑、装配、烫印、装配、检测等在内的各个生产单元,再将成品送回仓库。
   

  而这只是智能制造征程的前几步,据宁波市经信委技改处处长蔡克俭介绍,要想达到真正的智能制造,其改造环节还需继续延伸到更高层面。“智能化改造首先要从设备入手,引入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并将生产数据收集,以备传输分析。接下来就要对控制层进行改造,要建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可编程的控制器、对每个环节的分控系统并布置控制总线。”

  在均胜数字化车间生产的每一件产品上都有一块芯片,当某个环节加工结束后,数据采集设备就会扫描芯片,收集生产数据。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系统就能智能化地追溯其出错环节,并进行纠错。

  而双鹿电池“500+黑灯车间”就完成了设备层、控制层的改造,实现了“但见机器动,不闻人语声”高效场景。

   

  自去年获批中国制造2025首批试点示范城市以来,智能制造在甬城燃起一股“燎原之火”。去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77.15亿元,出口交货值135.42亿元。排名前五的模具、轴承、电梯及升降机、阀门(旋塞)和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产值规模已占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总产值的70.8%。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炼化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入围工信部公布的63个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海天塑机与兰光创新“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合作正式启动;三星电气斥资10亿积极研发电测量设备智能制造项目……
   

  “有了设备,布局了控制系统,我们就需要将这两块结合在一起,设计工艺流程,并根据流程建立数字化模型,嵌入制造执行系统,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智能车间。”蔡克俭说。

  在慈星集团打造的运动鞋飞织样板工厂,鞋类订单上的款式就可通过计算机实现数据建模,这些数据像是一种机器间通用的语言,通过控制层,生产任务被发送到每台飞织横机,利用3D飞织技术,一只鞋的鞋面在几秒钟之内一次成型。
    

  “以往鞋厂中,那些工人排排坐,每个人‘手舞足蹈’忙着织鞋面的场景在智能工厂中已然消失不见。”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立军说。

  慈星打造全球化的智能工厂


  “构建了完整的智能生产车间后,我们就需要向更高层次迈进,就是让机器连接互联网这个充满无限想象力的空间,这时,我们需要打通两个环节——企业层和协同层。”蔡克俭说。
    

  “我们目前在全球售出了18万台智能化针织横机,下一步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整体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随后引入各类的原料供应商,并将其统统接入统一的云平台。”李立军说,“比方,在意大利米兰的采购商下单要订制一批款式独特、花样新颖的针织衫,他可以打开手机在原料库界面选择是用羊绒还是羊毛,要修身款还是宽松款,打什么品牌,要谁设计等等信息,订单生成后行进数据建模,然后大数据根据发货要求分析出,哪里生产效率最高、哪里质量最稳定、哪里原料供应最充裕、哪里的成本最低、哪里物流最便利。可以在佛罗伦萨生产,也可以是在越南,全世界用我们设备并入云的厂家均可接单。”

 

  他表示,如此一来,还可以有效解决困扰服装企业的最大问题之一——库存。通常采购商要在五六十天前就下订单,然后发往各个门店铺货,如今,全球化的智能生产可以大大缩短交货期,并随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订单量与种类,向零库存发起挑战。
     

  慈星的努力方向就是将生产环节与设计、财务、业务、销售集成到一个数据系统中,实现生产工艺仿真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状态自适应监控,随后就将这些数据再放上云端,依托大数据打造真正的智能化协同制造。
   

  而在宁波,不只慈星一家企业有这样的构想,宁波中之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开发的D-work数字车间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一云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已经能初步实现这样的应用场景。
   

  “D-work数字车间解决方案已于去年9月投放市场,并在刚刚登陆A股市场的奇精机械厂区使用。”苏玉学说,“当D-work数字车间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公司此前开发的一云通制造平台对接后,通过平台与智能硬件无缝对接,实现计算机端、移动端、无线智能设备等终端实时同步共享数据,能让企业决策者实时掌握采购、库存、用电量等动态数据,实现制造效率倍增。”宁波中之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苏玉学介绍。

  2019年,宁波市智能制造规模将达10亿元


  尽管,智能制造在宁波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宁波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指出,目前,宁波发展智能制造遇到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智能制造装备总体水平不高,产业链配套不齐全。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整机核心部件的国内及本地配套率较低,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乃至精密成套装备依赖进口;二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设计能力不足。缺乏一批既能开发工业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系统,又熟悉细分行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制造、集成的工程服务公司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三是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及能力不足;四是智能制造人才制约。

  针对这些问题,宁波市各界正在积极努力,力争补足短板。中大力德、菲仕电机、海天驱动等企业正在减速器、伺服电机领域加紧研发,并已经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而宁波市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也已经超过100家。
   

  为更好地为宁波市发展智能制造指明方向、提供顶层设计参开,日前,《宁波市智能制造 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正式印发,计划在三年内“挂图作战”,聚焦智能产品和装备创新、智能制造模式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服务体系构建和智能制造基础建设等五大工程实施攻坚行动,着力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智能服务等五大新型制造模式,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强市。

 

   “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智能服务都是高级的智能制造形态,这要求实现规模化柔性生产,就比如一条生产线既能生产衬衣、又能生产西装。这不仅是对生产线的改造,更需要大量资本,并大幅度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对于宁波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先瞄准第一步,将部分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引进‘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享受智能制造带来的‘减少用工人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能耗、提升竞争力’这五个红利。”经信委总工程师童鸿根说。
  

  根据最新印发的《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企业实施各层次的智能化改造,最高可给予3000万元补助;支持设立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台)套装备产品专业险种,给予首年度保险费用80%的补助,最高可补助500万元。

  根据《宁波市智能制造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今后3年,宁波市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工作母机先进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先进感知与测控等共性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同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孵化、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应用,提高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水平,形成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支撑能力。

  同时,今后3年,宁波市将面向特色块状经济行业智能制造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开展技术规范、标准全过程的试验验证,在同行业中推广应用。到2019年,全市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900亿元,一个人机互联互通的智能工业时代蓝图正在宁波徐徐展开。

  

 

  • 所含政策
  • 所含服务
  • 所含知识
  • 所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