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甬党(2010)6 号)
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甬党(2010)6 号号
发布于 2011/8/19 3:13:17 点击量: 19099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宁波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就“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重要作用的认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宁波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港口经济、开放经济的优势,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扎实推进工业“两创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资源环境制约的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以低水平重复、松散型结构的块状经济为依托的民营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以高能耗生产、粗放型增长的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港口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以一般性加工、低附加值竞争的外贸出口为重点的开放经济发展已难以为继。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抢占经济竞争制高点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的焦点;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和我省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全面推进,区域竞争和创新资源争夺更加激烈;我市随着人均生产总值 10000 美元向 20000 美元迈进,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应对新挑战、争创新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程度和人才开发的力度,取决于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轨道的快慢,取决于各地各部门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工作机制的转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着眼于创新引领、支撑发展,紧紧围绕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通过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创新人才兴企能力,加快块状经济向集群发展升级、临港工业向循环发展转型、新兴产业向跨越发展突破、服务经济向高端发展提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经济转型发展道路。

    当前,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的进展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与先进城市创新驱动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在实际工作取向上仍存在科技、人才工作与经济转型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和科技人才支撑发展的深刻内涵认识不统一,工作不到位;在社会发展导向上往往习惯于硬件投入,对技术自主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软件投入不重视、不舍得;在政策引导方向上实施创新促转型、人才促发展的统筹支持不够,对企业的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转型发展的工作实绩导向不鲜明、氛围不浓厚。这些情况表明,依靠科技人才支撑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依然任重道远。全市各级必须牢固确立创新支撑转型、人才保障升级的发展思维,深刻认识“无技不强、无才不壮、无人不久”的道理,着力改变实际工作取向、社会发展导向和政策引导方向,切实增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新优势。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实现发展模式转型为目的,深化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优化创新和人才环境,加快技术、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重大科技机构集成,力争实现“块状经济集群发展、临港工业循环发展、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服务经济高端发展”的新突破,不断开创科技人才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局面,着力推进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 坚持保障转型、支撑发展。紧紧扭住为转型升级服务这条主线,把握科技和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科技和人才瓶颈问题。特别要把构筑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激发特色产业发展新活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坚持企业为基、人才为本。坚持各级要素、政策向企业倾斜,发挥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同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集聚创新要素的动力,引导企业依托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关键在人”的理念,主动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要推动企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

    ——坚持资源整合、空间拓展。以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依托,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环境和创业服务体系。特别要大力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区块、县(市)区城市综合体、卫星城和中心镇,合理布局创新资源,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坚持政府主导、协调推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创新和人才友好型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加强对各项政策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目标管理,建立完善市、县(市)区联动机制,形成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的强大合力。

 

  • 所含政策
  • 所含服务
  • 所含知识
  • 所含机构